買帶魚,記得分清黑眼睛和黃眼睛,區別不小,搞懂再花錢
帶魚這種形似皮帶的深海魚,憑借一己之力拉近了內陸人與大海之間的距離,
對很多人來說是,記憶中第一次吃海魚就是凍的硬邦邦的帶魚,
它是過年時少不了的年貨,也是記憶中無法抹去的鮮美滋味。
挑選帶魚對很少見「海貨」的內陸人來說是個知識盲區,心細的朋友會發現,
帶魚不僅大小寬窄不一,有長有短,眼睛也是有黑、黃之分,價格相差不少,回家吃起來口感差的更多。
其實帶魚也是分很多品種的, 今天來分享一些挑選帶魚的小知識 :到底怎樣挑選新鮮的好帶魚,
遇到「黑眼睛」帶魚和「黃眼睛」帶魚又該買哪個?弄懂這些再買,少花冤枉錢。
一、「黑眼睛」和「黃眼睛」的帶魚有何區別?
1、產地、品種不同
帶魚產量一直都挺高,暫時沒有某些魚類被打撈枯竭的風險,這也主要得益于它的分布較廣
在我國沿海各省均能打撈到。我國本土的帶魚主要分為白帶魚、南海帶魚和短帶魚三種,
其中大家最常買到、食用的大部分都為白帶魚。
白帶魚根據眼睛的顏色分為「黑眼睛」和「黃眼睛」,
黑眼睛的帶魚大部分產自黃渤海以及東海海域,如遼寧大連、渤海灣、浙江舟山等地,
地域整體偏北,所以又被稱為「北系帶魚」。而黃眼睛的帶魚主要產自南海海域,
另外像從東南亞、非洲等地區進口的一些帶魚多是黃眼睛,也可以將其歸為「南系帶魚」。
2、外形不同
黑眼睛的北系帶魚和黃眼睛的南系帶魚,除了眼睛不同外,外形也略有區別。
北系黑眼帶魚的魚頭短小,身體則扁長,身寬約為三到四指,身長則在40~60厘米左右,背脊刺呈銀白色。
南系黃眼帶魚個頭整體偏大,下顎較大,身體相比北系帶魚要肥厚不少,
身寬也達到了五指左右,身長有的則能達到一米左右,脊背刺呈淡黃色。
3、口感不同
黑眼帶魚生長的海域,水溫較低,因此帶魚的生長周期較長,皮薄肉緊實,
吃起來也比較鮮嫩細膩,腥味比較小無需做太多處理,適合清蒸、紅燒等不同做法。
黃眼帶魚生長的海域溫度偏高,常年水溫在20度以上,再加上水壓和海水鹽度的不同,
帶魚攝入量多,生長速度也會加快,所以個頭比較大,肉質也相對松散粗糙,
吃起來不如黑眼帶魚鮮嫩可口,腥味也大,更適合腌制后油炸、或是偏重口味的燒制。
如果是對魚肉的口感要求高的,建議選擇黑眼帶魚(白眼黑眼珠帶魚) ,
價格會略貴一些,但口感和味道都沒得說,怎麼烹飪都好吃。如果不是特別追求口感,
也不想花太多錢,則可以選擇黃眼帶魚,價格相比黑眼帶魚便宜,
而且肉也多一些,只不過細嫩度和鮮美感略遜一籌。
二、牢記「3不買」,輕松選到新鮮的好帶魚
1、魚身銀脂脫落不要選
挑選帶魚時,想要在眾多帶魚中快速挑選到新鮮的帶魚,首先就要觀察帶魚表面的那層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