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人品,才是一個人最好的風水

《甄嬛傳》:人品,才是一個人最好的風水
2023-08-07 檢舉

 

納蘭容若在他的《木蘭詞》中寫過: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這四句詩用在《甄嬛傳》里的皇后宜修身上,再恰當不過。

 

多年以前,她還是個笑容明媚的少女,而她的夫君,

也不過是個意氣風發的風流少年。他為她親手戴上一對玉鐲,對她說:「愿如這手鐲,朝夕相見。」

可是時過境遷,曾經情投意合的恩愛夫妻,最后卻成了「死生不復相見」的仇人。

宜修以為,她的悲劇,在于有一個比她出眾百倍的姐姐,讓她一輩子都活在了純元的光環之下;

她以為,她人生最大的錯,就錯在太愛皇帝,而這個坐擁天下美人的男人,根本沒有心。

 

她從來沒有想過,一個人性格的短板,會決定她能走多遠。

宜修的悲劇,并不因為她遇到誰。她的性格,早已注定了最后的慘淡結局。

 

無趣,是一個人最大的悲哀

賈平凹曾說:「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在美女如云的后宮,

皇帝最不缺的就是漂亮的女人,缺的是能懂他、有情趣的人。

可遺憾的是,這個人從來不是宜修。

皇上難得到景仁宮用餐,宜修為討皇上歡心,親自下廚做了飯。

皇上覺得桌上的一碗鴨子湯燉得入味,于是便多喝了一碗。

 

辛辛苦苦做的飯菜能得皇上垂青,這本是高興的事兒。

可宜修卻偏偏要擺出一副賢后的姿態,拿出老祖宗的規矩告誡皇上「食不過三」。

還勸誡皇上要「不偏愛,懂節制」。

皇上何等聰明人物,怎會聽不出皇后的弦外之音。宜修不過是用鴨湯的事含沙射影,要他不要專寵華妃。

 

 

結果皇上一氣之下甩手走人,直接擺駕華妃的翊坤宮逍遙去了。

原本是夫妻二人花前月下的良辰美景,卻因宜修的不解風情,將夫君拱手讓人。

縱觀整部《甄嬛傳》,帝后兩人見面時談論的,永遠都是后宮里的公事,從來不見小兒女之間的情趣。

而宜修,也永遠都是一副大房做派,時時嚴守規矩,讓皇帝對著她只能正襟危坐。

再看看后宮里其他受寵的嬪妃,哪一個不是有情有趣。

 

華妃雖然跋扈,但會撒嬌調情;寧嬪雖然桀驁不馴,但也頗有野趣;

甄嬛更不必說了,她會在新婚之夜里剪紅燭,會在賞梅時吟詠「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會讓皇上幫她畫梨花妝,甚至罰皇上抄書……

 

和有趣的人在一起,生活就像一場沒有盡頭的冒險,再平凡的人生,你也總能發現其中的樂趣。

遺憾的是,皇后至死都不明白為什麼皇帝不曾愛她。

她曾跟婢女剪秋抱怨:「一個女人只得到了夫君的尊重,卻得不到他的愛,有什麼用?」

可她可曾想過,皇帝在甄嬛出宮后,讀到蘇軾的詞時也在對蘇培盛感慨:

「這樣的詞,你不懂,皇后也未必懂。」

 

皇后最大的悲哀,是她一直以為自己不得寵幸,是因為「色衰而愛弛」,是因為皇帝無情。

可她不懂,和一個無趣的人在一起,生活就像一場牢獄之災,分分秒秒都像是煎熬。

你不僅很難和她聊到一起,還常常有被潑冷水的可能。

才知道,人生重要的不是「有沒有用」,而是「有沒有趣」。  

有趣不僅是一種稀缺資源,更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人格魅力。

 

心中若沒有光,高處必不勝寒

深宮之中,步步驚心。假如宜修能夠安于平淡,那麼即便她不能得到皇帝的寵愛,

至少皇帝的尊重,也能保她一生無虞。

可偏偏,她卻是個被欲望吞噬了的人。在宜修的心里,從來只有權力和占有,沒有半點良善。

 

還在王府的時候,為了重新奪回夫君的寵愛,她設計毒害了姐姐純元。

當上皇后之后,宜修更是變本加厲。她自己不得寵愛,也見不得別人受寵。

在整部《甄嬛傳》里,除了淳貴人以外,幾乎所有受寵嬪妃的災難多少都與皇后有關。

 

更殘忍的是,皇后膝下沒有子嗣,就狠心殺害所有后妃的孩子。

無論是未出場的芳貴人,或是之后的富察貴人、甄嬛,再到祺貴人、安陵容、寧嬪……

皇后虐殺的皇嗣不計其數,算計得皇上幾乎斷子絕孫。

其實,按照大清朝的法律,無論將來哪個皇子登上皇位,宜修都是無可厚非的母后皇太后。

可宜修只愿獨享權力,怎肯讓權柄下移?

 

她的后位,是踩著姐姐的尸骨爬上來的。寒冷的后宮生活,她用別人的血來溫暖自己。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