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穿衣服,就過怎樣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從好好穿衣開始
穿著低調顏色的人, 對自己滿意的程度比較高, 對自我的定位也有相對清晰, 不容易受到外界資訊的影響。
他們感情較穩定, 人際關係上也求穩, 力求一開始就構築一種穩定型的關係。
觀察生活你會發現, 很多人在經歷大的生活變故時, 會換個髮型、換一種風格。
這是因為每一件衣服、每一個造型, 都帶著濃重的情緒色彩, 我們的情緒, 也會滲透到衣服裡。
韓國女星宋慧喬, 在結婚之前一直是清純淡雅的少女風打扮, 親和力十足。
離婚後風格大變, 會畫以前從來沒有畫過的煙熏妝, 穿氣場十足的黑色西裝,
戴藍色美瞳, 全身上下都散發著獨立和距離感。
《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也是如此。做全職主婦時, 羅子君穿得高調張揚、花裡胡哨,
用盡全力展示著自己衣食無憂的闊太太定位。離婚之後, 她不得不重回職場, 穿著也變得簡單幹練。
衣服從來都不是基本的實用、簡單的美醜, 它能夠代表我們當下的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
蜜雪兒·歐巴馬曾經在自傳中談到她的母親:「母親一輩子都不是很有錢, 但心靈手巧,
她自己修指甲, 自己染頭髮, 會變魔術般地把舊襪子變成布偶,
會親手用鉤針鉤制桌布, 也會親手為女兒縫製漂亮衣服。 」
即使手裡沒有多少錢, 也會發揮自己的才智,把自己和家人打扮得體體面面,
這種生活態度,傳遞給蜜雪兒的是樂觀向上的信念,從一個水管工的女兒,
成長為哈佛大學博士、美國第一夫人。
羅馬尼亞是歐盟最貧困的國家,發展速度也是最慢。但是即便生活困頓,
羅馬尼亞人出門前還是會把自己打扮得體面精緻,老人會戴一頂帽子,在街邊悠然地曬曬太陽。
不急不緩的節奏,古典的建築,低調體面的老人坐在長椅上,不失為一道風景。
有一個朋友,40歲出頭,孩子上小學。她偏愛年輕、潮流的打扮,享受帶著孩子的時候,
別人評價說:「你是姐姐嗎?」一次偶然的照鏡子,她忽然注意到眼角的皺紋,
在帶著珠光的眼影渲染下,好像更清晰了。再看看自己頭上卡通形象的帽子、
色彩豔麗的運動裝,忽然覺得很不協調。外表的青春活力,和眼神裡的成熟滄桑,已經不相配了。
這種衝突折射出的是她對年齡的不接納,不願意面對人過中年的事實,
只想一直做自己心裡的小女孩。
已故的時尚大師、香奈兒藝術總監卡爾·拉格斐說:「流行稍縱即逝,唯有風格永存。」
真正的風格,和時代無關、和潮流無關,它是骨子裡的氣質,在任何時候都能散發魅力。
比如林徽因的書卷氣、三毛的文藝風、袁泉的知性、陳道明的強大氣場……
能形成自己鮮明的風格,前提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又選擇了能表達這種風格的著裝,不斷提升自己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