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老人哽咽:晚年淒涼,但我最恨的不是兒女

75歲老人哽咽:晚年淒涼,但我最恨的不是兒女
美麗夢想 2024-02-05 檢舉

 

他更是直言不會回家。而女兒,她履行了自己的“承諾”,真的一次再也沒回來

一直到現在,兒女都像是和徐伯伯斷了關係,不打電話,也不再露面。

 

每每想到這些,徐伯伯總是痛徹心扉,他常哽嚥著嘆息:我這都是咎由自取,

才會晚年這般淒涼!這能怨誰呢?我最恨的不是兒女,而是自己!

恨自己偏心,也恨自己太過相信兒子,才會把養老錢一股腦兒都給了他。

 

徐伯伯的遭遇是很多父母最真實的生活寫照:窮盡一生給兒子做貢獻,

偏執的認為養兒能防老,到了晚年,卻發現最靠不住的就是自己的兒子。

誠然,也正是因為堅信“養兒防老”,一些父母們往往會把各類“資源”和錢財通通留給兒子,

完全不體諒女兒們的處境,不顧及她們的心情,這種態度上的偏頗,也很大程度上給自己的晚年埋下了隱患。

 

對於被偏愛的兒子來說,因為長期習慣了父母的無條件給予,極易養成自私自利、

不孝的“毛病”;而對被忽視的女兒來說,由於父母的不重視,或者是不被愛,

長此以往,也會由委屈變成了日漸寒心。結果可能就會像徐伯伯一樣,到了晚年需要面對:

兒子靠不住,女兒又指望不上的“尷尬”局面。

 

徐伯伯可悲嗎?確實挺可悲的。或許,還會有人認同,他就是咎由自取。

然而,他對待子女的做法雖然有失公平,但換一個角度來看,作為傾盡心血的老父親,

他又何嘗不是一位可敬之人?他唯一的錯,就是太過嬌慣兒子,太高估了“養兒可以防老”。

 

其實,很多人都會潛意識有一種觀念:認為兒子才能養老送終。

因此,會有很多父母把自己晚年的希望全部寄託在兒子身上。這種想法本沒有錯,

畢竟,父母們越是到老,就越是渴望子女們能膝下承歡。

然而,父母們可以期盼著子女常回家看看,卻不能認為自己晚年最好的保障就是兒女,

甚至是兒子。對於任何一位老人來說,比兒女更靠譜的,永遠是金錢和良好的身體。

給自己攢一份養老錢,有一個好的身體,比依附於子女、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更能讓人舒心。

徐伯伯錯就錯在“養兒防老”的觀念太過根深蒂固,未全面考慮自己晚年的生活狀況,

把應該給自己養老的錢草率的給了兒子。只是,他忘了一點:有錢的時候,

子女不孝順,尚且有一線退路;但若是身無分文,兒子能否孝順,全憑良心,更不用提養老的問題了。

 

記得蒙田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老年有這麼多缺陷和愚蠢,又這麼容易受人恥笑。

一個老人能夠得到的最好收穫不過是家人的仁慈和愛,統領和敬畏已不再是他的武器。”

其實,人越是到老,就越是害怕寂寞,也就越喜歡“粘著”子女。

每一位老人都渴望自己在晚年可以老有所依、子女孝順,然而,世事終究難料

即便是一顆紅心都給了兒女,最受寵的孩子卻不一定最是孝順。

 

最後,也想藉徐伯伯的遭遇提醒世人:希望為人父母可以儘量對子女做到一碗水端平,

給自己的晚年留有餘地。也更希望所有的子女都能體諒父母的不易,

在享受著父母不辭勞苦為你換來的安寧之時,也為父母的晚年盡一份綿薄之力。

畢竟,每一個人都會有年老體衰的那一天。你對長輩什麼樣,

自己的後代就會依葫蘆畫瓢,對你什麼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